close

卡夫卡《流刑地》舞蹈新詮釋
2013-06-29 01:29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C026292O高雄索拉舞蹈空間推新作《流刑地》,改編自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說。(索拉舞蹈空間提供)

 來自高雄的索拉舞蹈空間推出舞碼《流刑地》,改編自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說,透過舞蹈的各種肢體意象,呈現小說人物熱情、焦慮、冷漠、無奈的極端情緒,今年也正是《流刑地》這篇小說誕生的一百周年。

 在原著故事中,有一個極遙遠的流放地,犯人們在那邊被一部精心設計的刑具折磨至死。長年負責操作維護這部機器的軍官,全心愛護著這部機器。某一天,新任統治者宣佈廢除刑罰,軍官頓失人生目標,於是脫下衣服,躺進刑具,為了捍衛機器的存在意義而死去。

 索拉舞蹈空間由藝術家潘大謙與舞蹈家程曉嵐共同創立,長年在高雄耕耘,希望凝聚南台灣各領域的優秀創作者,留住南台灣在地舞者,近年發表過《無關係的關係》、《感覺良好》等作品。這次《流刑地》,將是他們首度北上的售票演出。

 程曉嵐說,即使已過百年,卡夫卡寓言式的書寫看來並不過時,「在現代科技、管理系統已全然支配人類感知形式的當代社會,這個一百年前軍官與刑具機器的寓言,正是今天的寫照。」

 演出中,小說原有情節會抽離,以肢體演出去呈現小說中角色。台上的犯人出現神經質的抽動、抖動,群眾面對刑具冷漠又無奈的徘徊,刻意保持距離。軍官則以激昂奔放的肢體,展現他對刑具的熱情。舞台中央有個不鏽鋼的梯形框架,代表刑具,也象徵社會上操控人捫的機制,八位舞者的舞動範圍,始終遠離不了它。

 《流刑地》將於七月五日至七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

原文出處:卡夫卡《流刑地》舞蹈新詮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