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讀經典的理由】為何該讀漫步版,卡夫卡,《審判》
文/奧非斯(漫步文化總編輯)
Q1. 還記得當年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是什麼年紀與情境?留下來的印象是什麼呢?
十七歲,高二下學期。正是在對人生感到質疑徬徨的年紀,在學校看似意氣風發,其實心底永遠有解不開的謎題與痛苦。每天放學經過重慶南路的天龍書局,都會到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那櫃去看還有哪些沒看過的書,卡夫卡的書很自然地被搜刮進來,第一本看的就是《審判》。
即使從高一開始就看了不少西洋翻譯文學,但是讀卡夫卡的經驗如今想起仍然非常特殊,那是第一本讓我讀完後思考了整整一週,想要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達什麼的小說。想了一週後得到當時自己滿意的答案,從此就開始成為卡夫卡的頭號粉絲,收集所有找得到的中文譯本,甚至包括已絕版十幾年的書;上大學可以進入央圖,更開始找卡夫卡的相關期刊論文。讀得愈多,愈能感受到卡夫卡的神奇魅力。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文學 重出熱潮 銷量飆漲5成
2013年08月03日 報導╱賴品伃 攝影╱陳逸宏
適逢法蘭茲.卡夫卡誕辰130周年,與《小王子》和《安妮日記》70周年,今年出版社經典文學重出熱潮。
今年適逢法蘭茲.卡夫卡誕辰130周年,以及《小王子》、《安妮日記》70周年紀念,讓出版社近期掀起經典文學重出熱潮。卡夫卡德文手稿譯本,完整重現《審判》上市後銷量表現突出;博客來獨家推出精裝版《小王子》,8/1上架1天,直衝文學排行榜第1名;誠品書店的經典文學出版量較去年同期增近6成,銷量也有5成飆漲。
《小王子》博客來獨家精裝版 限3000本
原價250元 特價198元 博客來8/31前
法蘭茲.卡夫卡今年誕辰130周年,台灣首次出版卡夫卡德文手稿譯本,完整重現《審判》全貌,上市後銷量與話題都表現突出。博客來統計,6月上市至今銷量突破1000本;此外,《安妮日記》適逢70周年紀念,皇冠出版社今年7月初特別推出70周年紀念典藏版,不僅補上過往版本被刪除的約1/3內容,更新增1998年最新發現的5頁手稿,並還原日記裡人物的真名,以及提供大事年表、被捕後的發展等珍貴資料。
全世界翻譯超過270種語言、銷量僅次於《聖經》的《小王子》,今年也要歡慶70周年。博客來獨家推出精裝版《小王子》,典雅的紅色精裝,搭配雅致的藏書票,以禮物書的概念設計的獨家版本,獻給每個大人心中的小孩,其他通路要明年1、2月左右才會上市。博客來8/1上架1天,馬上直衝文學排行榜第1名,迄今賣破300本。皇冠文化則推《小王子歸來》,2月出版至今反應也頗佳。此外,《悲慘世界》(經典全譯本3冊)今年初上市至今已狂賣近5000本。
《小王子歸來》原價250元 特價198元
博客來8/31前 讀冊生活
誠品8/18前 優惠7.5折起
誠品書店方面,因觀察到近來出版社陸續改版或是新譯經典文學,讓文字更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吸引新讀者,經典文學出版數量較去年同期增近6成,銷量也有5成飆漲。其中,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古斯塔夫.福婁拜的《情感教育》,揭露19世紀法國社會的浮華與幻滅,是一部令卡夫卡、莫泊桑等人著迷的著作,繁體中文完整版全譯本首度面世,誠品8/1起推出獨家精裝版。此外,即日起至8/18,再祭出經典文學單書7.9折,3書7.5折。
《安妮日記》70週年紀念典藏版
原價320元 特價253元
博客來8/31前 誠品
續集銷量 為重譯本1倍
讀冊生活觀察發現,《安妮日記》典藏版的上市,帶動延伸閱讀作品的出版──《當我們談論《安妮日記》時,我們在談些什麼》。《傲慢與偏見》今年6月當代作家P.D.詹姆絲,接續珍奧斯丁的故事線寫了續集《達西的難題》,出版社更趁勢推出《傲慢與偏見》重譯本,兩者互相創造話題,讓續集有亮眼的銷量,上市後銷量為重譯本的1倍。
原文出處:蘋果副刊【經典文學 重出熱潮 銷量飆漲5成】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邊的卡夫卡?城堡的卡夫卡?不,只有你能決定你的卡夫卡!
文/Anderson
卡夫卡?大家都說「卡夫卡寫的是現代人的孤獨、絕望與困境。」,聽起來好憂鬱、好有窒息感,再加上「經典」的壓力……,每個人的待讀清單與書架角落,一定都有本卡夫卡,只是不知道何時才會正式認識。
都說卡夫卡的作品流傳下來是傳奇。生前出版的作品極少,好友馬克斯.布羅德(Max Brod)不顧卡夫卡的遺願,未將其手稿銷毀反而公諸於世。充滿傳奇色彩,又增加了真品的稀有性與神祕性。……讀過卡夫卡的,想來沒有人能抗拒這次出版的《審判》,其之號稱「德文原始手稿重建本+未完成遺稿首見繁體中文翻譯」,還有附隨的伴手禮:布魯諾.舒茲之《審判》波蘭文版跋(波蘭文直譯)+卡夫卡的布拉格地圖。……未免也豪華過頭了!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始手稿譯本 重新《審判》卡夫卡
2013-07-03 01:44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今年適逢作家卡夫卡誕辰一三○周年, 漫步文化推出卡夫卡代表作《審判》,翻譯自卡夫卡的德文版原始手稿;「光點.台北」戲院則推出紀錄片《我再次介紹我自己:我叫作法蘭茲.卡夫卡》特別放映會,讓大眾更為貼近這位大師。
「想必是有人毀謗了約瑟夫.K,因為他並沒有做什麼壞事,一天早上卻被逮捕了。」卡夫卡以這樣的懸疑情節展開小說《審判》,故事始終圍繞著銀行經理約瑟夫.K莫名地遭到法院逮捕,直到審判來臨都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
《審判》部分來自卡夫卡與他的未婚妻菲莉絲的故事。卡夫卡對菲莉絲一見鐘情,展開熱烈追求,也向她求婚。他卻又在一次旅遊中,意外愛上另一名女孩,被菲莉絲及她的姐妹們發現。她們聯合起來控訴卡夫卡的無情,菲莉絲最終解除婚約,這段過程激發了卡夫卡的創作。
卡夫卡逝世於一九二四年,過世前特別吩咐好友布羅德將他的作品全數銷毀。布羅德卻違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夫卡《流刑地》舞蹈新詮釋
2013-06-29 01:29 中國時報 【汪宜儒/台北報導】
高雄索拉舞蹈空間推新作《流刑地》,改編自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說。(索拉舞蹈空間提供)
來自高雄的索拉舞蹈空間推出舞碼《流刑地》,改編自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說,透過舞蹈的各種肢體意象,呈現小說人物熱情、焦慮、冷漠、無奈的極端情緒,今年也正是《流刑地》這篇小說誕生的一百周年。
在原著故事中,有一個極遙遠的流放地,犯人們在那邊被一部精心設計的刑具折磨至死。長年負責操作維護這部機器的軍官,全心愛護著這部機器。某一天,新任統治者宣佈廢除刑罰,軍官頓失人生目標,於是脫下衣服,躺進刑具,為了捍衛機器的存在意義而死去。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各地的卡夫卡/卡夫卡(沒有)來過中國
‧
聯合文學 2013/06/24
卡夫卡誕生130周年紀念專輯-世界各地的卡夫卡:在上世紀初,一些德語地區的藝術家對中國有奇怪的想像,或者獨特的感受。奧地利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在《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1909)中,用了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的詩...
--------------------------------------------------------------------------------------------------
【作者/鄭政恆】
●卡夫卡看中國
在上世紀初,一些德語地區的藝術家對中國有奇怪的想像,或者獨特的感受。奧地利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在《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1909)中,用了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的詩,訴說人生的感受與苦難。德國表現主義導演佛列茲.朗(Fritz Lang)的默片《三生記》(Destiny, 1921)有一個段落,是發生在中國的,相當奇幻,如今看來也很可笑。在布拉格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的卡夫卡,想像一個不真實的中國,也寫下了短篇小說〈往事一頁〉和〈萬里長城建造時〉(1917,以下卡夫卡小說譯文,參葉廷芳主編的《卡夫卡短篇小說全集》)。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大哥不夠看 網路監控卡夫卡更貼切
2013年06月14日11:28
卡夫卡《審判》的內容,比《1984》更貼切此次被報料的美國網路監控事件。圖/漫步文化提供
【戴伊妏/台北報導】美國在過去一個月爆發網路隱私與安全的醜聞,揭祕美國政府監控國內外電話和通聯紀錄的前CIA雇員艾德華‧史諾登( Edward Snowden) 目前遠逃到香港。這起事件讓喬治歐威爾以政府監控人民言論的老大哥角色小說《1984》,24小時內在亞馬遜網路書店銷售成長70倍。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今年是文學大師卡夫卡誕辰一百卅周年紀念,漫步文化重新出版其代表作「審判」。「審判」過往中譯本皆譯自英文版,此次版本不僅譯自德文原版,更還原卡夫卡原始手稿,重現卡夫卡創作的原始面貌。
「審判」描述銀行經理約瑟夫.K,遭一個無形法庭控告。他愈是反抗、逃避,獲判的罪也愈重,直至審判來臨,都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
卡夫卡以離奇荒誕的故事,預示了現代人的絕望與困境。而研究者認為,卡夫卡在「審判」中縮影了自己和未婚妻菲莉絲之間的絕望愛情,菲莉絲最後解除了婚約,是對卡夫卡不忠的「審判」。
卡夫卡逝世於一九二四年,過世前囑咐摰友布羅德將作品全數銷毀。然而布羅德不僅違背了他的遺囑出版部分作品,還擅自刪改書中字句,包括他認為卡夫卡錯用的標點符號,或邏輯不通之處。過去台灣的「審判」版本,皆沿用布羅德改動的版本。
「審判」的手稿版卻還原了布羅德改動的部分。英國研究卡夫卡的學者麥爾坎‧帕里斯指出,這些被布羅德認為「不合理」之處,正展現了卡夫卡作品的「神祕主義」。
舉例,「在大教堂中」一章中提到約瑟夫抵達時,時鐘正敲響十一下。布羅德根據書中所描述的時間推算,將「十一」下改成「十」下。但麥爾坎指出,這是卡夫卡在寫作中展現「內在時鐘」與「外在時鐘」的不一致。
全文網址: 卡夫卡130歲冥誕 「審判」重新出版 |聯合新聞網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各位讀者朋友 好:
本書經再次校正後,發現因key in 誤植,造成多處德語拼字錯誤,
為此疏漏,誠心向各位致歉。
並謹附上此勘誤表,提供各位參閱。
《審判》勘誤表
|
頁數行數
|
原書錯誤
|
更正
|
300頁倒數第三行
|
Carl Lindstrbem AG
|
Carl Lindström AG
|
303頁第二行
|
布斯特納小姐(Ftaeulein Buerstner)
|
布斯特納小姐(Fräulein Bürstner)
|
303頁第3行
|
逮捕(Verlaftung)
|
逮捕(Verhaftung)
|
303頁第4行
|
訂婚(Verlosung)
|
訂婚(Verlobung)
|
303頁第4行
|
解除婚約(Entlotang)
|
解除婚約(Entlobung)
|
304頁注釋六
|
馬克斯.弗利德曼(Max Frdedrann)
|
馬克斯.弗利德曼(Max Friedmann)
|
305頁注釋11,
第三行
|
蕭肯(Woetgong Alexander Schocken)
|
蕭肯(Wolfgang Alexander Schocken)
|
305頁注釋11,
末行
|
參見Franz Kafka:Briekc 1913-Moerz 1914,hrsg. v. Hahs-gerd koch
|
參見Franz Kafka:Briefe 1913-März 1914,hrsg. v. Hans-Gerd Koch
|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6/04

第一科大辦法蘭茲‧卡夫卡130週年誕辰紀念展,奧地利台北辦事處副處長Juergen Zeiner(中)蒞臨共襄盛舉
為紀念奧地利小說作家法蘭茲‧卡夫卡130週年誕辰紀念日,奧地利台北辦事處及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聯合規劃「法蘭茲‧卡夫卡130週年誕辰紀念展」,奧地利學術交流總署派駐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教師柯瑪莉爭取下,此一展覽於6月5日(三)起於該校外語學院3樓展出,此次展覽共有9幅掛報,內容詳述卡夫卡生平事蹟、手稿及照片,開幕首日邀請奧地利台北辦事處副處長Juergen Zeiner蒞臨共襄盛舉,主辦單位應系並規劃於6月5日(三)於該校外語學院三樓D301播放介紹卡夫卡生平影片。
法蘭茲‧卡夫卡為奧地利出生小說家,190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包括《失蹤者》、《審判》、《變形記》、《城堡》等4部短篇小說集和3部長篇小說,1924年因肺結核而病逝,享年41歲。生前太多作品尚未發表,3部長篇小說也未寫完,去世後,其作品中的深刻思想逐漸被人所認識,廣為流傳,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主義作家。第一科大應德系表示,希望透過卡夫卡130週年紀念展讓學生在課餘時間接觸國外文學,同時提升學生的文藝素養。
原文出處:法蘭茲‧卡夫卡130週年誕辰 第一科大辦展紀念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今年正逢卡夫卡誕辰130週年紀念,漫步文化六月推出其代表作「審判」。過去的中譯本皆是從英文版本翻譯而來,此版本則是由德文直譯,並以德文校勘本為基礎,還原卡夫卡原始手稿,為台灣首見翻譯。
卡夫卡過世前,交待摰友布羅德將其作品全數銷毀,布羅德不僅違背了他的遺囑,更將其部分作品出版,並且刪改他認為卡夫卡錯用的標點符號,或是邏輯不通之處。德文校勘本係根據卡夫卡原始手稿校勘、重建,還原了布羅德刪改的部分,以及未完成的殘稿,保留了原稿的拼字和標點,完整重現卡夫卡文字的原始面貌。
另外,書內附卡夫卡的「布拉格散步地圖」,收錄了35個與卡夫卡相關的名勝景點,讓讀者依此地圖,尋訪卡夫卡的一生。
【2013/05/30 聯合報】
原文出處:卡夫卡「審判」 德文手稿完整版重現 | 聯合新聞網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