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始手稿譯本 重新《審判》卡夫卡
2013-07-03 01:44 中國時報 【江家華/台北報導】

 今年適逢作家卡夫卡誕辰一三○周年, 漫步文化推出卡夫卡代表作《審判》,翻譯自卡夫卡的德文版原始手稿;「光點.台北」戲院則推出紀錄片《我再次介紹我自己:我叫作法蘭茲.卡夫卡》特別放映會,讓大眾更為貼近這位大師。

 「想必是有人毀謗了約瑟夫.K,因為他並沒有做什麼壞事,一天早上卻被逮捕了。」卡夫卡以這樣的懸疑情節展開小說《審判》,故事始終圍繞著銀行經理約瑟夫.K莫名地遭到法院逮捕,直到審判來臨都還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

 《審判》部分來自卡夫卡與他的未婚妻菲莉絲的故事。卡夫卡對菲莉絲一見鐘情,展開熱烈追求,也向她求婚。他卻又在一次旅遊中,意外愛上另一名女孩,被菲莉絲及她的姐妹們發現。她們聯合起來控訴卡夫卡的無情,菲莉絲最終解除婚約,這段過程激發了卡夫卡的創作。

 卡夫卡逝世於一九二四年,過世前特別吩咐好友布羅德將他的作品全數銷毀。布羅德卻違背他的心願,他閱讀完未完成的《審判》後,認為這將是卡夫卡畢生最偉大的創作,因而捨棄未完成的篇章,擅自更動字句,包括他誤以為卡夫卡用錯的標點符號及邏輯不通處。這一次《審判》在台灣發行的手稿版,還原布羅德改動的部分。

 英國學者麥爾坎.帕里斯表示,對照德文版原文,布羅德「堪正」的謬誤,其實反而是展現卡夫卡作品的「神祕主義」之處。像〈在大教堂中〉一章描述主角K抵達時,時鐘正敲響十一下。布羅德根據書中描述時間推算,將「十一」改成「十」下,其實忽略了卡夫卡在寫作中展現「內在時鐘」與「外在時鐘」的不一致。

 紀錄片《我再次介紹我自己:我叫作法蘭茲.卡夫卡》重現一九一二年卡夫卡認識菲莉斯的時光。卡夫卡深深被她吸引,光是那一年就寫了一百多封信給她。影片將於七月十日及十三、十四日舉行放映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