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 42 個魔幻時刻:與42位華文創作者的跨時刻對話》

編後記--偉大藝術家卡夫卡  

 奧非斯

 

這本書從一開始的想法到成形,醞釀了許多年。


卡夫卡的文學作品,無庸置疑讓他登上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但很少人知道他也熱愛畫畫,在日記、書信、筆記,甚至某些小說手稿中,都留有他素描的痕跡,並曾參加布羅德在布拉格成立的畫家社團「八人團」。或許他的六幅「小黑火柴人」系列(布羅德稱為「由看不見的線繫著的黑色木偶」),算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畫作,也常拿來作為卡夫卡作品的封面,但他的畫不只這些,風格也不僅如此。


有人認為卡夫卡的畫具有表現主義特徵,令人聯想到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夏卡爾(Marc Chagall)、庫賓(Alfred Kubin)等畫家,尤其是和卡夫卡一樣大學主修法律的康丁斯基,兩人的風格有許多相似性。此外,卡夫卡相當迷戀東方文化,心儀老莊思想,曾說過自己上輩子是中國人,在給菲莉絲的情書中數次抄寫袁枚的詩;在繪畫上,卡夫卡對日本藝術特別有興趣,受到江戶時代後期浮世繪師葛飾北齋的影響,其中幾幅畫作不乏日本藝術元素。布羅德對於卡夫卡的才華深信不疑,不但大力推薦他的文學作品,也向眾人介紹卡夫卡是一位「偉大的畫家」,認為他是「一個有著特別力量與個性的藝術家」。卡夫卡遺囑交代布羅德銷毀的手稿當中,也包括他的繪畫作品,布羅德不但違背其遺囑,而且一直想將這些作品以畫冊專集形式出版,可惜始終未能如願。


二○○六年布拉格的Vitalis出版社,收集所有過去曾經出版過的卡夫卡畫作,並搭配適合的卡夫卡文字結集出版,有些原本就是卡夫卡為這些畫所寫的標題與描述(在本書圖說中以粗黑體標示),有些則是編輯自行選取。數年前看到那本書時,心中產生幾個想法:首先最立即的當然是直接洽談編輯版權,其次則是以同樣概念,自己另外再從卡夫卡作品中選取其他文字。不過,這兩個構想都沒有另一種想法誘人:找多位台灣作家,每人各為卡夫卡畫作寫幾篇文字,合成一本書。剛好多年前看了幾部電影,都是找多位導演,每人各自導演幾分鐘影片,合作完成一部電影,例如《盧米埃與四十個大導演》(Lumière et compagnie)、《十分鐘》(Ten Minutes Older)等等,尤其是前者,以盧米埃兄弟拍攝的五十二秒短片〈火車進站〉為出發,邀請四十位大導演拍攝同樣是五十二秒的短片,雖然時間不到一分鐘,卻仍呈現出每位導演強烈的個人風格。受到這概念的啟發,如果找多位作家,每人撰寫幾千字甚至幾百字的創作,是否可行呢?


去年漫步文化出版卡夫卡的小說《審判》(與今年出版的《城堡》,同樣是台灣首次出版的手稿重建本),便在博客來做了一項嘗試,邀請六位作家撰寫「虛構的《審判》遺稿」(收錄於本書附錄中),算是本書企畫的前導。企畫開始啟動則是去年的一次會議,出席者有耿一偉、盧郁佳、黃崇凱,提供了許多珍貴意見,包括一開始的想法原本是打算找十位作家,每人寫四篇,這樣便有四十篇,每篇長度在三千字內。但是討論下來的結果,認為一人寫四篇難度太高,反而不如找四十幾人,每人寫一篇,每篇長度縮短、創作形式不限,會比較容易邀稿,配圖方式,則以抽籤決定。於是,今年上半年我們開始邀稿,結果頗令人驚喜。原本想萬一只邀到二、三十位,或許就每人寫兩篇,沒想到反應出乎意料,有許多預期外的作者都答應了,最終讀者看到的這份作者名單,相當夢幻。原來想像的十人小組寫作會,變成了一場華麗的文學狂歡派對。
在此要特別感謝本書的四十多位作者,願意放心將他們的創作交給我們。這些作者之中,我們之前大多從未聯繫過,或者只透過信件邀推薦與導讀,他們之所以答應邀稿,完全是為了卡夫卡。因為卡夫卡曾經帶給我們的啟發,因為他個人的孤獨,竟然讓我們覺得自己能被理解,不再是孤島。本書一方面紀念這位開創小說新時代、極為深刻複雜的偉大作家/藝術家,感謝他為後世帶來的靈感與啟發;一方面也希望為台灣留下一部前所未有的創作合集,展現豐沛創造力。


同時也要感謝聶永真為本書設計的封面,精緻而對味;以及姬健梅翻譯五段穿插本書的卡夫卡引文,還有其他所有為這本書付出的人。這樣的企畫實在有點瘋狂,很高興我們終於完成了。
謹以本書,獻給卡夫卡,也獻給正在讀這本書的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