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書房店長 虹風《改變生命》書封    

  「貧窮不只是沒地方住或沒東西吃,貧窮更造成心靈的缺陷,讓人感到孤寂、不受認可。但是當物質缺乏的孩子,從音樂上得到精神的富足,貧窮的惡性循環就能夠停止」(《改變生命》,頁56)。這是委內瑞拉的音樂家暨經濟學家艾柏魯所說的話。他在1975年創辦的系統教育(El Sistema),以音樂教育作為社會改革的方法,在現今委內瑞拉,已經有四、五十萬的貧童受益。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當中。

貧窮與音樂教育?這兩樣東西,在一般的認知裡,很難劃上等號,尤其,是向來被視為「貴族」、「有錢人家的小孩」才有機會學習的古典音樂而言,兩者簡直是八杆子打不著的。在台灣,改變一個人、或者家庭的貧窮狀態,社會救助的思考都是在於最低限度的基本物質條件的提供;而針對犯罪者,無論台灣社會所施行的懲罰為何,監禁裡外、前後,音樂教育,也向來跟他們無關。

絕大比例上,我們的社會,認為提供給貧窮、犯罪者的「改善方法」,是以提供「實用的」,尤其是提供物質上,或者獲取物


以社會的經濟條件而言,委內瑞拉並沒有比台灣富裕、條件更好,他們為什麼辦得到?質上的實用方法。然而,貧窮所帶來的困境,往往不只是物質條件上的。艾柏魯所倡導的系統教育的理念完全是基於,他認為,「音樂可以挽救生命,可以拯救孩童,還可以切實有效地改造社會,對抗危害兒童的貧窮現象」(《改變生命》,頁54)。

  在收到這本書的書稿之前,我對於這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一無所知(該說是自己太無知嗎?);對於「系統教育」(El Sistema)一詞,也毫無概念。直到這本書逐漸進入委瑞內拉各個施行系統教育的學校,一一訪談教師、孩童之後,委內瑞拉政府在這個「藝術教育/社會改革」所投入的龐大資金、人力,著實讓我驚嘆。

然而,1975年剛創立時,艾柏魯僅僅召來了十一位年輕音樂家,排練的場所是一個廢棄的停車場。三十五年後,有將近三百多所核心學校投入系統教育,委內瑞拉兩千八百萬的人口中,有將近四十萬的兒童與青少年受益,其中,貧童的比例高達七成~九成之間,這項方案對於所有兒童完全免費,並且提供樂器、師資和制服,營養食品與社會服務。2010年,投入這項方案的總預算是一億兩千萬元美金(約三十六億台幣,提供給大家參考座標是,核四廠的追加預算是563億,約15.6倍)。

這些受系統教育所幫助的貧童,他們的處境有許多是我們難以想像的艱難,所居住的區域,是委內瑞拉非常貧窮,幫派槍鬥喧囂之地。當我看著影片上,這些孩子們背着樂器,一一地從家中走出,準備搭公車去學校時,眼眶不禁紅了。

我很難再追問一次:委內瑞拉做得到,台灣為什麼做不到?因為,就台灣投諸在各項公共建設的龐大經費來看,任何一筆的刪除與減少,都能夠讓我們足以有更多的經費,轉向投入在藝術教育,人文教育的改造上。因而,我寧可這樣問:為什麼我們不做,而為什麼委內瑞拉要做?

  2009年,創辦人艾柏魯獲得了TED的大獎,這個頒獎典禮的致詞,影響、啟發了在台灣「Sistema Taiwan愛樂種子」的開始。這場書友會,將邀請到的即是台灣的創辦人吳宗祐先生,來談談「系統教育」的精神、施行,以及目前在台灣的現狀。邀請每一個關切音樂教育、社會改造的你,一同參與。

 

原文出處:小小書房4.14(日)終止貧窮,用音樂改變生命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經濟學家艾柏魯在委內瑞拉創造了音樂教育的奇蹟,不過,真正讓世人感受到這項計畫威力的,是因為一位委內瑞拉的天才青年指揮家杜達美(Gustavo Dudamel)。
杜達美今年才卅二歲,二○○四年馬勒大賽冠軍,二○一一年獲葛萊美最佳演奏獎,二○一二年獲美國音樂協會年度最佳音樂家。在國際樂壇上,出身拉丁美洲、不是經由大師與音樂學院提拔,卻能佔有一席之地,實屬不易。杜達美把他的一切成績歸功於艾柏魯的系統教育計畫,「音樂改變我的人生,如果沒有音樂,或許我也會走上不歸路。」
杜達美一九八一年出生,雙親都是音樂老師。小時候母親送給他一套玩具士兵,他不拿來玩戰爭遊戲,卻把他們排成一團交響樂團。他十歲開始拉小提琴,十四歲學會指揮。
不過,別以為來自中等家庭,孩子就不會變壞。在委內瑞拉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失學,為生活淪落黑幫,成為毒販,很多小孩近墨者黑。杜達美受惠於系統教育計畫,很快成為西蒙布利瓦青年管弦樂團一員,十七歲就成為音樂總監,一當就是六年。
二○○四年杜達美參加德國首屆馬勒指揮大賽,他沒有名師加持,也未曾在知名音樂學院就讀,卻憑著多年帶領青年樂團的經驗,跌破所有專家眼鏡,得到冠軍。之後各大樂團及音樂節邀約不斷,二○○八年就擔任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二○○九年更正式成為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
二○○七年杜達美帶領他出身的西蒙布利瓦青年管弦樂團在倫敦逍遙音樂節演出,他充滿感染力的肢體動作及熱情的音樂表現,征服樂迷。安可曲時,樂團全員脫下燕尾服,換上委內瑞拉國旗裝,演出伯恩斯場作品《曼波》,全場跟著樂團舞動,委內瑞拉的人民透過電視轉播畫面,也跟著狂歡、落淚。

中時報導:奇蹟代言人 天才指揮杜達美 非主流征服主流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C022081Y

孩子是希望  ←委內瑞拉經濟學家兼音樂家艾柏魯(左一)創辦系統教育(El Sistema),透過音樂幫助30多萬邊緣少年走出貧困及罪惡,在全球掀起一股音樂教育社會學熱潮。左二為受惠於這項教育的青年指揮杜達美。(美聯社)

誰說古典音樂永遠是上流社會的專利,貧窮孩子無法一窺堂奧?委內瑞拉經濟學家、音樂教育家艾柏魯(Jose Antonio Abreu)打破這項迷思!艾柏魯一九七五年創辦系統教育基金會(El Sistema),在全國各地成立青少年管弦樂團,多年來不但拯救近卅萬貧童遠離犯罪及毒品,更培育出樂壇當紅的指揮明星杜達美(Gustavo Dudamel)。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步)改變生命3d-100dpi     

書  名 改變生命 
原文書名 Changing Lives:
Gustavo Dudamel,El Sistema,And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Music
作  者 翠夏.彤絲朵 Tricia Tunstall
譯    者 陳婷君、歐陽端端
定  價 380元
書    系 ars
ISBN     978-986-88342-3-1
頁    數 352頁       
 

首批限量附贈DVD,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內容為:

台北愛樂音樂會現場錄影(包含與「愛樂種子計畫」育幼院兒童的安可曲演出)、

艾柏魯博士TED大獎得獎演說、

杜達美於TED大會指揮委內瑞拉德蕾莎.卡瑞紐青少年管絃樂團演出

 

音樂與愛創造了奇蹟,拯救百萬貧童的生命!

「貧窮最悲慘的地方,不在於缺乏食物或住所,

而在於不知道自己是誰,沒有自我、沒有尊嚴、不被社會認同。」

而音樂給予了這些貧苦孩童尊嚴、自信與歸屬感,音樂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讀心得]陌生人的慰藉(The Comfort of Strangers)- MRW的反芻園地

讀書心得:陌生人的慰藉(The Comfort of Strangers)- 旭日之丘(Dawn Hill) 

伊恩麥克尤恩《陌生人的慰藉》:甜蜜的惡意- 藍色雷斯里的陰暗地下室

糖果屋在哪裡-《陌生人的慰藉》Comfort of Strangers/伊恩.麥克尤恩- 浮動スケッチ。漂浮素描

【試讀趣】陌生人的慰藉(The Comfort of Strangers)- 有喵真好

NO.541 大膽的殘虐之「愛」。伊恩.麥克尤恩《陌生人的慰藉》- 新聞人Heero的推理&小說評論部落格

讀《陌生人的慰藉》- 快雪讀小說

《陌生人的慰藉》- 布布為營‧書影為林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陌生人的慰藉》是怦然還是悚然- 謎之猴

《試讀》旅行中的陌生人,帶給您的會是?陌生人的慰藉/伊恩.麥克尤恩- 享受人生

《試讀》陌生人的慰藉/伊恩.麥克尤恩- 夢想起飛的季節

陌生人的慰藉- 嘎眯不搗蛋

《陌生人的慰藉》旅途中的好心微笑,到底要不要照單全收?- 危險接二連三

【讀本書】陌生人的慰藉|驚悚的人生- 嬉遊文字

邪惡禁忌的邂逅--伊恩.麥克尤恩《陌生人的慰藉》- 補夢人

試讀43:陌生人的慰藉- 艾蜜莉的世界

《陌生人的慰藉》- 恐怖伊恩的微笑- 一苗一世界 書旅食飽睡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聶永真 / 2012-10-23

0010560202  

裝幀設計/聶永真(攝影/但以理

 

關於海軍或水手服裝,被指涉作為某種藝術表現形式裡「男美」的暗號,一開始的啓蒙來自我在學生時期接觸到法國藝術家皮耶與紀勒(Pierre et Gilles)作品裡Model身上的水手條紋衣、超現實幻泡、神殿與死美……等細節象徵物,它潛意識連動了我對於「白底藍線條」的特殊衣著意象感覺(某一時間斷代的歐洲同志識別),而Diesel於1994年推出的「Navy Gay Kiss」廣告,更讓我覺得是符號操作的經典。

文章標籤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一個年過五十、刻苦自律的文學家,因為對長年的寫作感到倦怠,決定前往水都威尼斯旅行。在這個度假勝地,他偶然遇見一名俊美的波蘭少年,即使連一句話都沒說過,他卻逐漸深陷於對少年的迷戀,日復一日,直到威尼斯爆發瘟疫,死亡蔓延,他仍為了多看少年一眼而無法離開,最後孤獨地在異地死去。

這個絕美頹喪的故事,為德國文豪托瑪斯˙曼(Thomas Mann)寫於一九一二年的中篇經典名作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托瑪斯˙曼從學生時代就志在寫作,哥哥亨希利˙曼(Heinrich)是位深具批判意識的知名作家。托瑪斯˙曼在一戰期間曾經支持戰爭,認為戰爭是推翻「邪惡國家」沙皇俄國的方式,並因此與反對軍國主義的哥哥決裂。後來他轉而反戰,因反納粹而流亡異國,但心中以德國文化為尊,他曾說:「我在哪裡,哪裡就是德國。」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魂斷威尼斯》誠品限定版         《魂斷威尼斯》一般版書封  

                   ﹝誠品限定書封﹞                                   ﹝一百週年版書封﹞

                       書  名 魂斷威尼斯(一百週年紀念版) 
                       原文書名 Der Tod in Venedig
                       作  者 托瑪斯.曼 Thomas Mann
                       譯    者 姬健梅
                       定  價 280元
                       書    系 rêver
                       ISBN     978-986-88342-2-4
                       頁    數 176頁                                                                                  

perip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